非致電離輻射醫學影像學
Medical Imaging using Non-Ionizing Radiation
超聲波的性質
DSE 學習目標:
-
描述壓電換能器如何運作以產生和檢測超聲
波脈衝 -
定義聲阻抗 \(Z=\rho c\),並比較人體不同組織的聲阻
抗 - 應用反射聲強係數 \(\alpha=\frac{I_r}{I_o}=\frac{(Z_2-Z_1)^2}{(Z_2+Z_1)^2}\)解決有關問題
-
認識超聲波的衰減與介質及頻率的相互關係
甚麼是超聲波?
- 是高頻聲波(縱波)
- 由物體振動產生,需介質傳播
- 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:\(v_{固體}>v_{液體}>v_{氣體}\)
- 符合波動方程: \(v=f\lambda\)
- 頻率高於人的聽頻範圍 (f > 20000 Hz)
- 會有波動現象:反射、折射、衍射/繞射、干涉
產生及探測超聲波
壓電效應
- 壓電晶體被施加外力時,晶體會產生電壓,這叫做壓電效應。
- 這可以用作偵測超聲波,將聲波轉換成電壓訊號。
- 壓電晶體被施加電勢差時,晶體會變形及振動,這叫做逆壓電效應。
- 這可以用於產生超聲波,將交流電接駁電晶體,令電晶體以固定頻率振動,產生超聲波。
圖片:壓電效應及逆壓電效應
換能器 (Transducer)
- 超聲波換能器內的壓電晶體用作產生及探測超聲波。
- 向晶體施加交流電壓,晶體振動產生超聲波脈衝 (pulse)。
- 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脈衝令晶體變形,產生電壓 / 電訊號。
- 換能器不能同時產生及探測超聲波,它會交替地產生及探測超聲波。
圖片:醫學用換能器
聲阻抗 (Acoustic Impedance, Z)
- 聲阻抗定義:
\(Z=\rho c\)- Z 為介質的聲阻抗 \(\rm kg m^{-2}s^{-1}\)
- \(\rho\) 為介質密度 \(\rm kg m^{-3}\)
- c 是聲音的速度\(\rm m s^{-1}\)
反射聲強係數 (Intensity Reflection Coefficient, \(\alpha\))
- 考慮超聲波法向進入介質,反射聲強係數是反射與入射超聲波強度的比例。
- 反射聲強定義 \(\alpha\):
\(\alpha = \frac{I_r}{I_o}=\frac{(Z_2-Z_1)^2}{(Z_2+Z_1)^2}\)- \(I_r\) 為反射超聲波的強度 (\(\rm W m^{-2}\))
- \(I_o\) 為入射超聲波的強度 (\(\rm W m^{-2}\))
- \(Z_2\) 為反射介質的聲阻抗 (\(\rm kg m^{-2}\))
- \(Z_1\) 為入射介質的聲阻抗 (\(\rm kg m^{-2}\))
圖片:入射光射入另一個介質時,會有一部分光反射,一部分光穿透到介質入面。
聲波的衰減與介質及頻率的相互關係
超聲波在介質傳播時,超聲波的能量有機會被散射、吸收等,從而超聲波的強度會下降。這種能量的下降可稱為衰減。
如果超聲波的衰減較快,它就不能夠在介質中行進較遠的距離,它的介質穿透能力就會減少。
以下是一些會影響超聲波衰減程度的因素:
- 超聲波的穿透力與其頻率有關。
- **重點**頻率越高,超聲波衰減越大。即超聲波前進時散失的能量越多。
- 所以使用低頻率的超聲波可以提高穿透力。
- 掃描時要考慮目的及目標器官的位置選取合適頻率的超聲波。
- 超聲波通過的介質
- 超聲波在空氣的衰減較在水中快。
- 在掃描人體組織時,骨頭、肺部等的組織會令超聲波衰減快;而在含水量較高的組織,例如肝臟就相對上衰減得慢一些。
超聲波掃描
DSE 學習目標:
- 認識A-掃描及 B-掃描為測距系統
- 描述A-掃描如何運作
- 闡釋A-掃描的脈衝顯示
- 基於穿透深度、解像度及人體結構識別適當的超聲波頻率範圍作掃描
- 描述 B-掃描如何運作
- 估算B-掃描圖像中人體組織的大小
- 討論超聲波掃描於診斷畤的優點和限制
超聲波的反射
- 超聲波在不同介質的表面 / 介面 (interface) 作反射。
- 超聲波會由換能器中發射,然後當超聲波通過不同介質之間的介面時,有一部分的超聲波會被反射,反射回來的超聲波會被換能器偵測到。
- 反射超聲波的時間差可以用來推斷每個介面與換能器之間的距離。
- 每個介面與換能器之間的距離計算方法:
\( c=\frac{2d}{\Delta t}\)
\( d=\frac{c\Delta t}{2}\)-
- c 為超聲波速度 \(m s^{-1}\)
- d 為反射介面與換能器的距離 (m)
- \(\Delta t\) 為發射及反射超聲波的時間差 (s)
-
圖片:超聲波被反射後,會被換能器偵測到,並會顯示在示波器上
超聲波掃描
在醫學上,我們會透過超聲波去對人體內的器官進行造影。其中一個常見的應用,就是對孕婦的胎兒進行掃描,對胎兒進行性別判斷、監察健康狀況等。超聲波掃描技術有兩種掃描模式,分別是 A-掃描和B-掃描。
A-掃描
- 原理
- 超聲波在不同的組織介面反射。
- 換能器把由不同介面反射的脈衝在屏幕上顯示。
- 反射脈衝振幅與反射脈衝的強度 成正比。
- 特點
- 只能獲取 1 維的訊息(只知道不同組織之間的界面的深度)
- 每次只需要單一的輻射源
- 儀器返回的資料是不同高度的脈衝與時間之間的關係
- 計算器官的大小時,需用上超聲波的波速以及反射回來的時脈衝之間的時間差去作計算。
- 冷知識: A-掃描的 A 是振幅的英文 Amplitude 的頭一個英文字母。
B-掃描
- 原理
- 超聲波在不同的組織介面反射。
- 電腦把掃描條紋排列,在屏幕上顯示二維圖像。
- 圖像光點強度 與 反射脈衝的強度 成正比。
- 特點
- 儀器會返回由不同灰色的像素組成的二維影像
- 點的亮度越高,代表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強度越高
- 需要一排輻射源
- 量度器官大小需使用配套軟件的尺卡去進行量度
- 冷知識: B-掃描的 B 是亮度的英文 Brightness 的頭一個英文字母。
如何針對不同的醫學情境,使用不同頻率的超聲波?
空間分辨率
- 超聲波掃描的軸向解像度(Axial Resolving Power) 是指沿超聲波前進方向的解像度。
- 軸向解像度與其 波長 有關。
- 超聲波掃描要分辨兩物體,兩物體的距離 d 必須大於或等於超聲波的半個波長\(>0.5\lambda\),即:
\(d\le \frac{\lambda}{2}\) - 波長越短,解像度越高。解像度越高,則影像的細節越清楚。
- 所以使用低頻率的超聲波可以提高解像度。
穿透深度
- 超聲波的穿透力與它的頻率有關。
- 當頻率越高,超聲波衰減越大,即超聲波前進時散失的能量越多,穿透能力越低。
- 所以使用低頻率的超聲波可以提高穿透力。
根據觀測的目標而選用合適頻率的超聲波
超聲波的特點
- 若要提高空間分辨率,需要高頻的超聲波。
- 若要增強超聲波的穿透深度,需要低頻的超聲波。
頻率的選擇
- 低頻超聲波由於穿透力高,但空間分辨率較低,所以較適合為體積較大,同時比較深入體內的組織造影。
- 例如乳房、睾丸、甲狀腺等。
- 高頻超聲波由於穿透力低,但空間分辨率較高,所以較適合為體積較小,同時比較接近皮膚的組織造影。
- 例如肝、腎等
光纖內窺鏡學
DSE 學習目標:
- 描述光纖的特性
- 描述光纖内窺鏡如何運作
- 解決有關光纖的問題
- 討論使用内窺鏡診斷的優點和限制
內窺鏡
內窺鏡是一種利用光纖去造影的醫學工具,它運用光纖將光送到人體中,照亮體內組織,並透過光纖將影像傳出來。由於內窺鏡是幼管子,並且可以屈曲,它常被用檢查食道、胃、腸臟等。
光纖是內窺鏡的主要模成部分,而光纖的光傳導現象是利用了光的全內反射,所以接下來我們需要重溫全內反射。
全內反射
- 當光線從高折射率 \(n_1\) 的介質穿越到低折射率 \(n_2\) 的介質時,並且入射角大於臨界角 C 時,便會發生全內反射。
- 全內反射發生條件,根據斯涅耳定律:
\(n_1 \sin {90^{\circ}} = n_2\sin C\)
圖片:入射光到達臨界角後,發生全內反射。
內窺鏡結構
- 光纖是由幼細的內心(core) 和 包覆層(cladding) 組成。 內心的折射率較包覆層高。
- 包覆層的作用:
- 保護內心
- 防止內心的光泄漏(leakage of light)
- 在光纖管束內,即使光纖互相接觸,光也不會在光纖之間傳播。
圖片:光纖的結構
xxxxx
- xxxx